自考应用心理学专业《行为改变技术》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二章
点击量: 1636
发布时间: 2019-06-26 10:24
微信号:18064481435
第二章行为改变技术的理论基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行为改变技术的应用范围广大,其理论基础也得到很大的扩大。主要包括四个学派:应答性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知行为改变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应答性条件反射理论
识记 :应答性条件反射在行为改变中的基本定律:消退、泛化、分化
理解:应答性条件反射学说在行为改变技术中的应用
(1)华生---制约情绪反应实验
(2)琼斯---反制约情绪反应实验
(3)赫尔---驱力消减论
(4)沃尔普---临床实验
(5)艾森克---行为治疗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理解:斯金纳及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典型实验
识记: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原理
(1)操作性条件反射是一种对反应予以改变或修正的条件反射,它是以反馈原理为依据的。
(2)操作性条件反射论的基本内容:一个反应出现后,紧接着特定形式的刺激,结果行为依赖于刺激的强化或惩罚而变化。
识记:应答性条件反射理论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不同点
(1)刺激---反应的联结方式不同
(2)强化的方式不同
(3)反应方式不同
(三)认知行为改变理论
理解:认知行为改变理论的产生背景
识记:认知行为改变理论的基本观点
(1)认知行为改变理论强调机体内部变项在S---R联结过程中的作用,高度重视和关注个体的认知信念对行为形成和学习过程的影响
(2)认知行为改变者认为,造成个人的情绪困扰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认知信念和思维模式,因而,调整和重建不合理、不健全的认知新年和思维模式是认知行为改变的首要任务
(3)认知行为改变理论又与一般的行为治疗法不同,它不仅重视不良行为的改变,而且更注重个体的认知模式的改变以及认知、情感和行为三者的和谐统一。
(四)社会学习理论
理解:社会学习理论的典型实验
识记:观察学习的过程
注意、保持、重视、动机
识记:观察学习的效用
(1)学习新行为
(2)抑制行为
(3)促进行为
应用:社会学习理论在改变行为技术中的应用
上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到有需要的自考生。如果还有不明白的自考生可以通过电话/微信:186-5011-2127 咨询了解更多详情,或搜索添加公众号【聚创教育】回复 “自考”领取相关真题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