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应用心理学专业《行为改变技术》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
点击量: 1067
发布时间: 2019-06-26 10:21
微信号:18064481435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行为的涵义、分类及行为的特点。明确行为改变技术产生背景、界定以及特点,行为改变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应用领域。掌握行为改变技术的价值取向与操作原则,以及行为改变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行为及其特点
识记:行为的涵义
(1)行为的界定
行为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机体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外部活动,即机体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动作、反应、运动或行动,以及人的头脑里的、所进行的各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是人与环境两者互动作用的结果,人类的行为大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2)促使个体行为发生变化的因素
生理成熟与衰退、偶发事件、学习
应用:行为问题的产生
(1)适应与发展
(2)个体适应与发展中出现的行为问题
识记:人类的行为可分为两大类:正常行为和不正常行为
从行为改变的角度来考虑,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普通人相比,在质和量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不足、过度或不适当,而且行为的后果就是不正常行为,反之就是正常行为。
识记:行为的特点
(1)行为包括人们所说和所做
(2)行为具有可塑性
(3)行为具有相对稳定性
(4)行为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测量尺度
(5)行为可以由别人或者行为人自己进行观察、描述和记录
(6)行为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
(7)行为受自然规律支配
(8)行为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隐蔽的
(二)行为改变技术及其特点
识记:行为改变技术的界定
行为改变技术是指建立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旨在减少、消除个体不良行为,塑造、增进个体良好行为的各种原理、方法。
理解:(1)行为改变技术与心理治疗的辨析
(2)行为改变技术与行为治疗的辨析
识记:行为改变技术的特点
(1)研究领域集中于人的行为
(2)积极应用实验心理学的原理
(3)注重客观系统的行为处理方法
(4)强调分析当前环境事件并重组个体的环境
(5)以解决个体问题、增进个体社会适应为最终目标
(三)行为改变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识记:对行为改变技术的科学发展原理有重大贡献的人物有:巴甫洛夫、桑代克、华生、斯金纳
应用:行为改变技术的应用
(1)应用在家庭教养上
(2)应用在学校教育上
(3)应用在其他领域
(四)行为改变技术的价值取向与操作原则
识记:行为改变技术的价值取向
(1)塑造新的良好行为
(2)增进、维持已有的良好行为
(3)削弱或消除已有的不良行为
理解:行为改变技术的操作原则
(1)重视控制外部情境与改变行为的后果
(2)强调外因与内因相结合
(3)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尊重个人权益和伦理要求
(五)行为改变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
理解:行为改变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
(1)塑造、增进特殊儿童的良好行为
(2)减少和消除特殊儿童的不良行为
应用:学习行为改变技术的意义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行为改变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
(2)使学生初步掌握和应用行为改变技术的基本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增强学生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信心和勇气
上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到有需要的自考生。如果还有不明白的自考生可以通过电话/微信:186-5011-2127 咨询了解更多详情,或搜索添加公众号【聚创教育】回复 “自考”领取相关真题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