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七章
点击量: 1663
发布时间: 2019-06-01 09:37
微信号:18064481435
第七章 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幼儿社会性学习教育和幼儿品德心理教育,学习难点为社会性、社会化、社会性学习的含义与联系和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二、课程内容
(一)社会性学习概述
1.社会性学习的含义
2.社会性的含义
社会性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三个基本成分。
3.社会化的含义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
(二)幼儿社会性学习及指导
1.社会性学习的方式
观察学习;角色扮演;同伴交往。
2.幼儿社会性学习的特点
随机性;长期性;实践性。
3.幼儿社会性学习指导的原则
综合渗透性原则;随机教育性原则;实践参与性原则;适宜发展性原则。
4.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途径
专门性社会教育活动与渗透性社会教育活动。
5.幼儿社会性教育方法
观察学习法、强化评价法、体验思考法、语言传递法、角色扮演法、移情训练法。
(三)幼儿品德心理与教育
1.品德心理概述
品德心理的含义;品德心理的结构;品德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2.道德发展理论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情感发展理论。
3.幼儿品德教育
幼儿道德认知教育;幼儿道德情感教育;幼儿道德行为教育。
(四)幼儿情绪智力与教育
1.情绪智力概述
情绪智力的含义;情绪智力的重要性。
2.幼儿情绪智力的发展
幼儿情绪理解的发展;幼儿情绪表达的发展;幼儿情绪调节的发展。
3.幼儿情绪智力教育
幼儿情绪智力与家庭教育;幼儿情绪智力与幼儿园教育。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社会性学习概述
识记:①社会性学习的含义;②社会化的含义。
领会:社会性的含义及结构。
简单应用: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二)幼儿社会性学习及指导
识记:①幼儿社会性学习的方式;②移情的含义。
领会:幼儿社会性学习的特点。
简单应用:幼儿社会性学习的指导原则。
综合应用:幼儿社会性学习的指导方法。
(三)幼儿品德心理与教育
识记:①品德的含义;②品德心理的结构。
领会:①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②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③霍夫曼的道德情感发展理论。
简单应用:①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②幼儿品德的发展。
综合应用:幼儿品德教育。
(四)幼儿情绪智力与教育
识记:情绪智力的含义。
领会:情绪智力的重要性。
简单应用:情绪智力的发展。
综合应用:幼儿情绪智力教育。
上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到有需要的自考生。如果还有不明白的自考生可以通过电话/微信:186-5011-2127 咨询了解更多详情,或搜索添加公众号【聚创教育】回复 “自考”领取相关真题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