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微信同号

聚创学历提升 > 自学考试 > 学前教育 > 正文

自考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二章

点击量: 1198 发布时间: 2019-05-31 13:58 微信号:18064481435



第二章 幼儿教师心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角色,理解幼儿教师的人格特点;理解师幼互动的基本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掌握有效互动型教师的心理特征;理解教师情绪劳动的概念及其特点,掌握幼儿教师情绪管理的内涵。了解我国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掌握师幼互动中教师的心理应激成因及对策;理解教师专业成长及其过程,理解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的区别,重点掌握缩小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之间差异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

  (一)幼儿教师心理素质概述
  1.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
  教师能力的含义;幼儿教师能力的层次和种类。
  2.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人格的涵义及特点。
  3.幼儿教师的角色
  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幼儿教师的角色结构。
  (二)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
  1.情绪劳动的界定
  情绪劳动是指个体管理自身的感受,以产生能够迎合他人心理状态的公共可见的表情和身体表达。
  2.教师的情绪劳动
  教师是情绪劳动者:教学是以人际互动为基础的;在教学中,教师的情绪是负载着特定功能的;教师的情绪活动处于控制之中。
  3.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特点
  幼儿园组织氛围;幼儿教师的职业承诺;幼儿园教师的人际互动和人际行为;幼儿教师的薪金待遇。
  4.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的定义和内涵。
  5.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
  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来源;“职业压力症”的主要症状及成因表现;造成教师心理压力和不适应问题的高危因素;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疏解。
  (三)师幼互动与幼儿教师心理
  1.师幼互动
  师幼互动的界定和分类;影响师幼互动行为的因素;师幼互动中教师的应激:应激的含
  义、阶段及教师心理应激的成因和对策。
  2.有效互动型教师的心理特征
  教师对儿童宽容尊重;教师在情绪上的安全感;教师的职业态度;教师的教学风格;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培养
  1.教师专业成长的界定
  2.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弗勒、伯顿、费斯勒、本尼尔等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国内根据弗勒的理论将教师专业成长归纳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景阶段、关注儿童阶段。
  3.幼儿教师的专业教育
  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的区别;缩小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之间的差异的方法;专家型幼儿教师的成长。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幼儿教师心理素质概述
  识记:①教师能力的层次;②教师人格的含义。
  领会:①教师能力的种类;②幼儿教师职业角色。
  简单应用:①幼儿教师的人格特点;②幼儿教师的角色结构。
  (二)幼儿教师的绪劳动
  识记:①情绪劳动的含义;②情绪管理的概念。
  领会:①教师的情绪劳动;②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特点;③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表现。
  简单应用:①幼儿教师情绪管理的内涵;②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疏解。
  (三)师幼互动与幼儿教师心理
  识记:①师幼互动的概念;②应激的概念。
  领会:①师幼互动的分类;②影响师幼互动行为的因素。
  简单应用:有效互动型教师的心理特征。
  综合应用:幼儿教师应激的对策。
  (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培养
  识记:教师专业成长的界定。
  领会:①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②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的区别。
  简单应用:专家型幼儿教师的成长。
  综合应用:如何缩小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之间的差异。

  上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到有需要的自考生。如果还有不明白的自考生可以通过电话/微信:186-5011-2127 咨询了解更多详情,或搜索添加公众号【聚创教育】回复 “自考”领取相关真题资料。


关注我们

微信搜索关注「中创学历提升培训中心」公众号

资讯、规划、真题、资料等你来领

联系我们

电话:厦门市集美区珩山街993号

电话:18064481435(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