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 809 发布时间: 2023-04-03 17:24 微信号:18064481435
杰出人物的功绩,在社会中的活动可以有里推动历史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社会化生产准备了最充分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
布尔什维克党(苏联)的建立与毁灭
1883年,布尔什维克党的前身--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日内瓦建立。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德国思想家恩格斯创作的一部学社会主义著作,首次出版于1880年。
法兰西内战-首版时间1871年6月13日
《法兰西内战》(The Civil War in France)是德国思想家马克思创作的一部科学社会主义著作和法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71年6月13日。
《哥达纲领批判》是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于1875年创作的政治著作,1891年首次发表干《新时代》。
唯心主义:抹杀意识的客观性,把意识说成纯粹主观的目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卡特尔:通过生产或经营同类商品的一些大型垄断企业之间较稳定的垄断协议形成的、在生产或流通的某个或某些环节实行垄断的组织形式。
托拉斯:垄断了某种商品生产和企业全过程的独立的大型垄断企业。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写《资本论》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1869年,第一个国家建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1847年底,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同盟。
1848.2月,发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从而使社会主义空想变为科学。
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答案:
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
(1)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2)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案: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而且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第二,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第三,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简述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答案:(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揭示。
认识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个过程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在实践中,人们先是产生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了理性认识, 然后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进行新的实践;在新的实践中又产生新的认识。
(2)人的认识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相统一的原理。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添加微信号,了解自考、成考、国开等相关资讯,更有历年真题、考试大纲等你领取。
随着踏入社会,很多人都无缘全日制学历的提升自己,那么其实通过成人高等教育的方式来提升自己:
初中、中专、高中、大专学历想要拿大专、本科学历的,可以考虑成人高等教育的方式: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学历提升形式获取;
想要学历提升?不知道怎么选择?咨询在线老师或快速添加老师微信:180 3016 3057(手机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微信搜索关注「中创学历提升培训中心」公众号
资讯、规划、真题、资料等你来领
电话:厦门市集美区珩山街993号
电话:18064481435(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