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微信同号

聚创学历提升 > 自学考试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样卷参考答案

点击量: 1854 发布时间: 2019-05-13 10:23 微信号:18064481435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C   5.B   6.C   7.A   8.C   9.D   10.C

  11.D   12.A   13.D   14.A   15.C   16.C   17.A   18.B   19.C   20.D

  二、多项选择题
  21.ABDE
  22.ABCE
  23.ACE
  24.ABE

  25.BDE


  三、名词解释题
  26.要点:1921年3月,沈雁冰、郑振铎、陈大悲等发起成立民众戏剧社,主张为人生而艺术,强调戏剧反映时代,提倡“写实的社会剧”,针对堕落了的文明戏,他们提倡“爱美剧”,即“非职业”的业余演剧,以摆脱商业化倾向,不受“座资底支配”,进行严肃的艺术创造。
  27.要点:“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鲁迅等四十余人出席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大会,会上通过了左联理论纲领,宣告以“站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战线上”,“从事无产阶级艺术”作为左联的奋斗目标4“左联”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学活动,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与传播,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积极开展创作,培养了大批新作家。

  28.要点:“寻根小说”的真正兴盛是在80年代中期;韩少功的《文学的“根”》、阿城的《文化制约着人类》、郑万隆的《我的根》、李杭育的《理一理我们的根》等文章纷纷表达了文化上的寻根倾向,同时,他们又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来体现自己的文学主张,“寻根小说”便得以形成;“寻根小说”最显著的特点是以现代意识关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具有地域特点;注重对题材所蕴涵的深层的历史文化信息进行艺术传达,在表现手段上将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与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相结合,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四、简答题
  29.要点:(1)作品通过对阿Q的遭遇和阿Q式的革命的描写,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之所以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革命的对象不仅仍然执掌着政权,而且发了“革命”财,而应在革命中得到解放的民众依旧是任人宰割的奴隶。(2)小说由此暗示了辛亥革命更深层次的悲剧:革命没有真正唤醒民众,阿Q即使参加革命并掌握政权,他那有的落后的革命意识也将导致“革命”变质。小说要告诉人们,要使真革命获得胜利,首先需要有真的革命者和觉醒了的人民。(3)《阿Q正传》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它国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达到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4)《阿Q正传》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作品所揭示的“阿Q精神”,作为一种历史的和社会的“病状”,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存在,它将作为一面“镜子”,使人们从中窥测到这种精神的“病容”而时时警戒。
  30.要点:(1)注重诗歌意象的选取和诗歌形象的创造。在艾青的诗中,特别注重采用独特、生动、具体可感而又具有丰富底蕴的意象,使一些抽象的东西得以形象化地表述。(2)注重感觉印象与所宣泄的主观感情的有机融合。感觉印象与主观感情融合下的诗歌意向便具有了象征意义,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3)散文化语言和自由体形式的追求。艾青的诗常常以散文式的诗句自由地抒写,诗歌中不仅意象纷呈,而且容纳了大量的现实生活细节,辅之以有规律的排比和反复,造成了和谐的节奏与回荡的旋律,呈现出别样的音乐美。
  31.要点:(1)新时期的报告文学从一开始就确立了追求真实与解放思想的特性,在“文革”结束后的最初几年,报告文学成为知识分子审视他们刚刚经历过的那个时代、反思历史、借以“立此存照”的有力的工具。(2)新时期报告文学反映生活非常广泛,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了新时期改革的主旋律。如一大批写不同科学领域和知识分子五彩人生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及时传达了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新的时代信息;许多报告文学以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边境战争和国际性的体育比赛为背景,涌现出一批军事、体育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大批报告文学作家们对“社会问题”一直投入了深深的关注;新时期报告文学在思想方面,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强烈地表现出“干预生活”的姿态。(3)新时期报告文学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也越来越成熟与多元化。

  32.要点:(1)“朦胧诗”主要吸收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如象征主义、意象派、超现实主义等诗歌流派的表现技巧,注重象征、暗示、联想、变形、意象等手法的运用,在美学特征上更加朦胧、多义。(2)“朦胧诗”表达了这批诗人对人的本质的现代思考和对人的自我价值、心灵自由的追求,也表现了对于现实的严峻批判、怀疑以及对美好境界的朦胧向往。(3)“朦胧诗”最有代表性的诗人诗作如《回答》(北岛)、《致橡树》(舒婷)、《远与近》(顾城)、《纪念碑》(江河)、《大雁塔》、《诺日朗》(杨炼)等,以独特的诗意情愫和特别的表现方式,引起了诗坛的广泛注意,促进了新时期诗歌创作的发展。


  五、论述题
  33.要点:(1)《激流三部曲》具有很高的典型化程度。作品中巴金将高家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或“缩影”来写,高公馆里,发生在主仆之间,新老两代之间,夫权统治与妇女反抗的斗争之间,新旧思想以及主子内部矛盾关系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对抗,就是当时社会上各种尖锐矛盾的缩影,而高家金字塔型的权力结构就集中体现了几千年中国社会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法则,作品所描写的社会生活和揭示的问题都有着很强的典型性。(2)作品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运用打情化方式,注重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作品中人物性格鲜明,面目各异。作品在表现人物,尤其是表现肯定型人物形象时,重在刻画人物内在的心灵美、人情美,重在传情上。(3)作品在结构上以事件为主线索,以场面串联故事。作品将各种大大小小的事件联结在一起,构成了网中的结,并通过场面描写把各种人物会聚起来。前后场面常有所呼应,形成作品的完整性。(4)作品在风俗画的描写中寄寓作家强烈的道德评判。作品中对许多风俗的描写都异常精彩,但作家的目的在于揭示这些风俗画后面的阶级对立,在于否定这种风俗画及其背后的社会表征。

  34.要点:(1)《茶馆》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与传统话剧所不同的是,这部戏没有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而是在纵向的时间选择上截取了三个历史片断借以展示三个时代的运命变迁,在横向的人物行为表现方面,选择了一个最有表现力的地点,即可以容纳各色人物的茶馆,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作品靠“一个茶馆三幕戏”埋藏了三个时代。(2)《茶馆》在艺术上的出色表现还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极为成功的艺术典型。剧作中正式出场的人物达七十人之多,其中有名有姓的将近五十人,这些人物性格各异、职业各不相同,作品的设计使人物群落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性格鲜明:而人物的身世、遭遇和不同时段的继承关系又让我们看到了时代发展的面影。(3)《茶馆》在语言方面也体现了老舍作为一个语言大师所达到的炉火纯青的境界。作品的语言都是经过提炼的北京方言,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意味,朴素流畅而又韵味十足。作品注重人物对白的性格化和个性化呈现,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两语就勾勒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


  上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到有需要的自考生。如果还有不明白的自考生可以通过电话/微信:186-5011-2127 咨询了解更多详情,或搜索添加公众号【聚创教育】回复 “自考”领取相关真题资料。

关注我们

微信搜索关注「中创学历提升培训中心」公众号

资讯、规划、真题、资料等你来领

联系我们

电话:厦门市集美区珩山街993号

电话:18064481435(微信同号)